前言
近日,普华永道深圳前海办公室迎来东南亚家族企业大湾区研习交流团的跨代企业家们,就数字化时代的企业传承与创新进行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助力家族企业发展、共赢未来。
本次活动是由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家族企业学院(Business Families Institute of 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 “BFI”)组织,由商学院副教授耿雪松、BFI高级副主任江伟心博士、高级经理林韦军和经理陈镇杰带领,旨在让东南亚家族企业实地了解深圳独特的商业创新生态和大湾区发展最新趋势,体验塑造未来的智能科技并交流探索商业合作机会。企业家们分别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的物流、工程、电信、教育、石油和天然气、食品等多元行业。
在活动致辞中,普华永道中国南部私人客户及家族企业税务主管合伙人王晓彦欢迎了研习团的到来,并介绍了新加坡的特点。她强调了普华永道重视东南亚家族企业,并期待未来在中国大湾区的合作机会。
普华永道中国南部税务市场主管合伙人、深圳办公室税务主管合伙人王舜宜深入细致地介绍了大湾区的营商环境和税收优惠。她提到,大湾区拥有8,600万人口、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2万亿美元,是中国人均GDP最高、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以香港特区、深圳、广州和澳门特区为核心在11个各具特色的城市开放营商。她着重介绍了大湾区在促进贸易和供应链、跨境服务、高科技研发和跨境电商等行业发展的创新模式,还通过近期服务的客户案例详细介绍了外商个人和企业在内地投资经营的路径和方法。
来自普华永道中国香港地区资本市场服务团队的合伙人黄婷婷为大家带来资本市场的最新动态。她比较了全球资本市场现状,分享了香港地区作为“超级联系人”的独特地位,以及在国际局势、行业变革、中国政府和香港地区交易所多项吸引企业来港上市措施等多重利好因素推动下,2025年上半年香港地区的IPO市场共集资1,071亿港元,跃居全球融资首位,恒生指数也大幅跃升20%。她还介绍普华永道在协助A+H股和红筹上市的行业成功案例。
普华永道中国南部私人客户及家族企业服务合伙人陈楚凡分享了香港地区家族办公室行业近况,就香港地区与新加坡的税制以及单一家办相关税务优惠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并介绍了香港特区政府近期推出不同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产业提供资金和人才支持。她还分享了普华永道为家族企业提供税务规划、家族治理、传承咨询、融资交易、数字化转型和新生代培养等方面的全球化综合性服务。
在家族企业新生代圆桌讨论环节,来自深圳才多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管理合伙人及联合创始人戴雅梅、印度尼西亚Daya Selaras Group首席执行官兼ECO-S创始人黄慧萌(Cynthia Handriani Wijaya)和新加坡楷新国际集团(KinderWorld International Group Ltd)执行董事陈显马(Stefan Gerard Tan)以“传统与创新的桥梁”为主题,在王舜宜的主持下各自分享了作为家族企业新生代在传承家族企业与自我创业拥抱变革之间的选择和思考,讲述自己与家人对数字时代营商模式的探讨,如何在融合技术进步的同时守护传统、培养人才以及跨境合作的挑战与机遇。
为让来自东南亚的企业家们更深入地了解前海,王晓彦带领普华永道团队陪同企业家们参访了前海展示厅,并走访深港青年梦工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管理局自贸事务处(综合保税区管理处)李刘兴主任代表前海管理局和出海e站通团队热情接待了企业家们一行,介绍了前海改革创新及服务企业出海的具体实践。他指出,前海出海e站通已经上升为深圳市企业海外综合服务平台,集聚了重要的资源、渠道和发展态势,努力做到全链条打造、全要素配置、全过程服务和全领域覆盖,助力企业有序、有效、安全出海。“要出海找前海,要出海到前海”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业界朋友的认知。此前刚刚带队大湾区及内地企业家赴越南及阿联酋考察回来,收获满满。希望东南亚和前海持续加强经贸投资合作、双向奔赴,前海管理局也将创造更多机会、更好助力资源要素跨境流通。
普华永道中国香港地区审计合伙人李振华先生、普华永道中国南部私人客户及家族企业服务合伙人刘燕也参与此次活动,与企业家们见面交流。BFI高级副主任江伟心博士代表企业家们对普华永道的参访安排表示感谢,大家一致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前景远大,合作机会良多。
新加坡管理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耿雪松(左一)、BFI高级副主任江伟心博士(左四)代表企业家们对普华永道团队表示感谢
普华永道将继续发挥在国际工商界交往的桥梁纽带作用,持续推动大湾区与全球先进的组织机构、企业、人才间的经验交流,积极链接传统和创新股票配资去哪里找客户,助力家族企业共赢未来。